氣凝膠的發展歷程
發布日期:2018-09-20 作者: 點擊:
氣凝膠設備1999年,美國航空航天局研制出了密度為3毫克每立方厘米的二氧化硅氣凝膠,成為當時世界上Z輕固體材料。
2011年,美國科學家合作制造了一種鎳構成的氣凝膠,密度為0.9毫克/立方厘米,是當時Z輕的固體材料。
鎳構成的氣凝膠放在蒲公英花朵上,柔軟的絨毛幾乎沒有變形
2012年7月,英國基爾大學和德國漢堡科技大學的科學家們研制出了當時全球Z輕的材料“飛行石墨”,密度僅為0.2mg/cm3??雌饋硐褚粔K黑色不透明的海綿。 “飛行石墨”是由多孔的碳管在納米和微米尺度三維交織在一起組成的網狀結構。盡管其質量很輕,但彈性卻非常好,擁有極強的抗壓縮能力和張力負荷。它可以被壓縮95%,然后恢復到原有大小。它還幾乎能吸收所有光線。
2013年,浙江大學研制的“全碳氣凝膠”密度為0.16毫克每立方厘米,創造了一個新的記錄。
2015年,東華大學俞建勇院士、丁彬教授帶領的納米纖維研究團隊利用普通纖維膜材料開發出了一種超輕、超彈的纖維氣凝膠,經中國計量認證結果顯示,這種纖維氣凝膠的固態材料密度僅為0.12毫克每立方厘米,一塊體積為20立方厘米的“纖維氣凝膠”可以輕松的“踩”在羽絨的幾根絨毛上。
2016年,東華大學俞建勇院士、丁彬教授帶領的團隊在超輕生物質衍生碳基納米纖維氣凝膠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利用納米纖維“三維網絡重構”新方法將靜電紡納米纖維和新型生物質碳源構建為超輕質、超彈性碳基納米纖維氣凝膠,該氣凝膠具有類蜂巢網孔結構,且其固態材料密度僅為0.14mg/cm3。文章來源與網絡
氣凝膠設備